( 1) 再沸器应尽量靠近塔体布置,甚至再沸器的管口可与塔的管口直接对接。若再沸器与塔直接对接,且 PID 图上两管口之间有仪表接口,则该仪表接口应让设备改在对接的任一管口上。
( 2) 带双再沸器的塔,再沸器以对称布置为宜。
( 3) 塔底与再沸器连接的汽相管中心与再沸器管板的距离不应太大,以免造成热虹吸效果不好而影响再沸器的效率。
( 4) 再沸器的支座位置应这样确定: 再沸器与塔的相连管口的向上位移应相同。支座位置确定后应及时反馈给设备专业。对于立式虹吸式再沸器,塔釜正常液位通常与再沸器上管板相当,为了适应液位的波动,再沸器管板的高度和塔的气相连接管下端高度应当留有适当余量。
( 5) 多台再沸器与塔布置时,再沸器的位置和安装高度除应保证工艺要求外,还应满足进出口集合管的布置要求,并便于操作和检修。
( 6) 用蒸汽或热载体加热的卧式再沸器应靠近塔体布置,并与塔体维持一定高差,二者之间的距离应满足管道布置要求,再沸器抽管束的一端应有检修场地和通道。
再沸器生根在塔体上,既可全生根,亦可半生根:
再沸器是否生根在塔上,除了满足工艺要求外,还应考虑再沸器自身的大小和质量以及精馏塔的可承载能力。
图( a) 中再沸器的体积相对较小,质量也不是很大,完全可以依托在塔体上。
图 ( b) 中再沸器的体积相对较大,在布置空间不是很大的情况下,就应采用半生根的方式,这样的布置就较为紧凑,占地面积小,经济性强。
再沸器安装在单独的支架或框架上:
再沸器是否安装在单独的支架或框架或地面上,除了满足工艺要求外,还要考虑再沸器的形式。
图 (a) 中的再沸器因周边没有可利用的框架,因此应将 2 台再沸器联合布置,以方便操作维修;
图 ( b) 中一卧式再沸器直接支撑于地面,另一再沸器利用周边框架进行布置,这样布置就更为经济,操作亦更为方便。